6月21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市直所屬的11個教育集團已全部掛牌完畢。
我市早在“十三五”初期就對全地區提出了“加快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進程,推進基礎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聯盟活動。結合我市實際,2017年我市逐步開展城鄉一體化教育聯盟。2018年開始建立“協作型”教育集團。2019年10月,在省集團化辦學會議后,進一步明晰了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意義,我市確立了實施集團化辦學的方向。2020年8月印發了《丹東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將集團化辦學作為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予以推進。目前,全地區成立中小學及幼兒園教育集團63個,其中義務教育集團44個,高中教育集團6個,民族教育集團1個,學前教育集團12個,覆蓋304所城鄉學校及幼兒園。集團成員學校數量占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園)數量的比例100%,轄區內具有優質教育資源,能夠發揮輻射帶頭作用的學校(園)數量有63所。
教育集團的成立可以建立科學有效的集團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統一協調各成員學校之間的各類教育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研究、教育科研以及師資培訓等,多渠道做好集團內的學習交流。而且,可以發揮集團總校在教育集團內部的示范作用,通過“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集體備課、統一教研活動、統一測試評價”的“四統一”方式整體提升集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集團的成立可以統籌使用教學資源和優質師資。集團內各校圖書館、操場、實驗室、微機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專用教室共享,各校教學設備、儀器、圖書等實行共享。師資則通過交流、輪崗、師徒結對等形式,實現集團內各學校名師、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等優秀教師資源共享。開發名師課堂教學視頻資料,建立健全集團網絡平臺。啟動OMO教育模式,鼓勵名師“走網”,借助互聯網技術在線開展專業化的診斷、答疑、輔導,共享智力資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無縫隙覆蓋和精準推送。
據了解,丹東市計劃2021年底,通過實施教育集團化辦學,推動集團內學校在戰略規劃、日常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與教育教學設施使用等方面實現共享、互通、合作、共生,基本形成集團化辦學的新體制。力爭到2022年,全市教育集團化辦學布局優化,辦學方式多元,保障機制完善,質量水平提升,市域優質學校對鄉村薄弱學校幫扶率達到100%,優質教育資源基本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
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市教育局將繼續加強集團化辦學發展之路,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品質教育品牌。 本報記者 鞠鑫磊
?